輕量工具類APP有望被小程序徹底取代
- 編輯:admin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APP的發(fā)展已經步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很多人的手機中安裝了各個方面的APP,這導致手機負擔過重。用戶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也希望給自己的手機減負。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APP的發(fā)展已經步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很多人的手機中安裝了各個方面的APP,這導致手機負擔過重。用戶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也希望給自己的手機減負。所以,小程序的出現(xiàn)會對原生APP造成很大的沖擊,對輕量工具類APP的影響最大,它們很有可能會被小程序徹底取代。不可否認,這些小工具給用戶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對于一些人來說甚至是不能缺少的。天氣查詢可以使用戶不用等天氣預報,就可以了解到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從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算器可以使復雜計算不再手動計算或者用計算器計算,就可以快速算出結果;便簽可以使用戶記載想要完成的事情,并設置好提醒;時鐘不僅為用戶提供時間提示,還可以設置鬧鐘。這些小工具一旦使用,可以說就不能再缺少,因為它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人們也養(yǎng)成了使用這些小工具的習慣。
輕量工具類APP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功能的單一性,而這種特性每一款工具類APP只有一種功能,用戶想要體驗到多種功能,只能去下載更多的APP應用。這樣一來用戶手機上可能會有鬧鐘、日歷、便簽、計算器天氣查詢、測量尺等幾十種工具類APP。這不僅占用用戶的空間,還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微信小程序作為一款輕量級的應用,最適合的場景無非就是非剛需、低頻類應用。對于用戶并不會經常使用,但是又必不可少的工具類APP來說,小程序正好彌補了它們的缺點,既不會占用用戶的內存,還可以支持用戶體驗各種功能服務。
目前,工具類的 APP數(shù)量早已在百萬以上,但是用戶手機里的數(shù)量并沒有那么多,用戶會優(yōu)先安裝那些剛需、高頻的應用。對于一款工具性應用來說,無論再怎么發(fā)展補充,它的工具性不可能有本質的改變,所以發(fā)展空間不是很大。因此,工具類 APP在應用市場中并不是很有競爭力。
根據(jù)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微信小程序完全可以代替那些輕量級工具類APP,每一款微信小程序最大也不超過2MB,用戶在微信里用時使用 20款小程序,也不過40MB,這還沒有一款APP所占的內存大。而且小程序在本地預先加載了緩存,所以它支持離線使用部分功能,即使在沒有網(wǎng)絡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實現(xiàn)小程序的某些功能。
在微信小程序種類中,工具類已經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很多都是平時不會經常用到,但又不舍得刪除的 APP 以小程序的形式出現(xiàn)在用戶面前。比如,滴滴公交查詢、車來了、天氣e、人人詞典、小睡眠等,這些比較雞肋的應用出現(xiàn)在小程序中,剛好解決了用戶的需求例如,小程序小睡眠給用戶提供了林中鳥語風吹麥浪等比較輕松的背景音樂,來幫助用戶入眠,而且它在設計上比較簡單優(yōu)雅,非常受用戶歡迎。有的用戶可能會經常使用某些工具類的應用,比如,天氣查詢,可能有些人每天都要看一下天氣預報,像這種經常使用的工具如果再進入微信中去使用,難免會讓用戶覺得很不方便。不過,微信小程序不是只能進入微信內部才能使用,它有一項功能是 “添加到桌面”,只要用戶選擇這個功能,就可以把相應的小程序添加到桌面上,在使用的時候就更方便了。當然,即使是放在桌面上的小程序,也不需要下載安裝,而且,每次還是從微信內部打開,用戶不用擔心占用多余的空間。從整體上來看,小程序對 APP影響最大的就是輕量工具類,甚至可以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小程序很可能會完全取代工具類APP,不僅如此,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的小工具完全有可能以小程序的形態(tài)實現(xiàn)自身轉變。